当前位置: 投资顾问网 -> 消费

AI时代,老师应如何育人?

发布时间:2025-03-30 22:01    文章来源:中新网    阅读量:6749   

,还需要老师吗?AI时代,老师应如何育人?3月29日,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“人工智能主题日”专场论坛——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发展论坛上,嘉宾们围绕相关话题展开讨论。

-->

有了AI,还需要老师吗?

学生借助人工智能辅助学习,早已不是新鲜事。

北京市十一学校人工智能高端课程负责人郑子杰表示,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,一定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。他举例,十一学校学习能力比较强的高三学生,会使用各种人工智能工具,帮助自己整理难题和需要注意的细节。

在郑子杰看来,一位老师再了解学生,也不大可能给学生提供全方位建议。把十张考过的卷子喂给人工智能,人工智能提供的建议,甚至可能比学生自己的老师还要全面。因此,到了高三的时候,有的老师甚至会鼓励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来提升效率。

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老师?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认为,教育的使命是促进一个人全面健康成长。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、发展能力,但同时也要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,以及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。

陈恒华表示,在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上,人工智能够提供一定帮助,但老师的引导作用是技术无法替代的。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把握好正确方向,不能完全丢给技术、依赖技术,这是基础教育过程当中,应注意把握的原则。

AI时代,老师应如何育人?

“人工智能正在促进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。”陈恒华直言,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结构和工业时代明显不同,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和过去明显不同,有很多方式可获得信息和资源,这对学校设置育人模式和培养机制提出了更多挑战。

“人工智能和各行各业正发生深度融合,学科交叉非常普遍,每三个月知识体系都可能发生重大迭代。”在北京中关村学院院长刘铁岩看来,如今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才,并不是简单的科学家或技术人才。

“他们往往有着宏大的志向、全局性和前瞻性的视野,他们既是科学家又是工程师,还是创业者、企业家、投资人、战略家。培养这样的领军人才,现在的教育体制仍有一定的欠缺和提高空间。” 刘铁岩补充道。

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唐克扬认为,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,不再是点状思维或线性思维,而是网状思维。线性思维是有一就有二,有二就有三,而在网状思维下,成果可以来自于任何方向。

“启发学生进入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,是教育者最后的使命。” 唐克扬说。
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
推荐阅读

  • 老虎“钻进”路易威登之家,耐克联乘Sacai阿甘鞋复古感十足

    老虎“钻进”路易威登之家,耐克联

  • 迪奥男装新作对话过去,爱马仕男装诠释乐观轻盈主题

    迪奥男装新作对话过去,爱马仕男装

  • Marc Jacobs香氛以春日雏菊“作画”,香奈儿“小肚腩”手袋娇俏可人

    Marc Jacobs香氛以春日

  • 破发股天岳先进跌5.4%创新低超募12亿两券商合赚3亿

    破发股天岳先进跌5.4%创新低超

  • 新年开门红!1月MG5热销近1.6万创新高MG全球零售同环比双增长

    新年开门红!1月MG5热销近1.

  • 商务部:推动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“齐头并进”

    商务部:推动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“